因為《大魚》這首歌驚艶地好聽,我就趁近日有時間把電影《大魚・海棠》也看了。
我覺得電影畫面質感是很精緻可觀的,特別有我一向喜歡的圓拱形福建土樓,樓內掛滿大紅燈籠,效果不落俗套,視覺上頗為滿足。然而電影雖融入了上古神話的意境,但故事的深度和完整度遠不及我最愛的《千與千尋》。
無意強行把兩套動畫作比較,只是個人認為,椿、湫、鯤三個主角之間的故事淪為了一般少年三角戀的情節,實在是破壞了一副好牌。他們都願意為所愛之人犧牲,但故事表現手法卻令人覺得他們的愛是自私愚眛的愛。而除了主角,電影很多支線都令人不期然會聯想起《千與千尋》。
電影結尾的那句「上古有大椿者,以八千歲為春,以八千歲為秋。」其實該是在畫龍點睛,但劇本沒有足夠鋪排,令人看到最後難有如夢初醒之悟。若能把「椿湫」和「春秋」的同音隱喻結合得完美一點,稍為把故事線拓展一下為何春秋自此兩分,世世不可重遇,這部電影應該會更好看。
不過最後還是推介大家去聽一下《大魚》這首歌,真的很好聽。
「看海天一色 聽風起雨落
執子手吹散蒼茫茫煙波
大魚的翅膀 已經太遼闊
我鬆開時間的繩索」
圖片: 電影《大魚・海棠》